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撰文:美立固專業團隊
坊間益生菌百百種,廠商為了推銷產品,鋪天蓋地、甚至是道聽塗說的宣稱他們賣的菌種是最好的,有時候我真的會懷疑,他們真的是營養師或是專業人士嗎?如果是的話,老師教的知識,畢業就忘了嗎?
首先,可能很常聽到:「全桿菌」配方、「無球菌」!
其實這其來有自,主要是針對糞腸球菌(Eenterococcus Faecalis)這隻菌,早年它的確是常用的益生菌種,也有很多研究報告指出對於腸胃調整有一定功效。但是隨著時間增加、研究報告愈來愈多,開始有研究報告指出糞腸球菌會導致抗藥性問題,可能使得抗生素無效,這對院內感染是很嚴重的事。
再者,糞腸球菌體積小、成本便宜,所以很多廠商大量添加、衝高菌數,以高菌數為行銷賣點。
(備註:菌數真的越高越好嗎?千萬別被無意義的數字沖昏頭!這議題美立固營養師將另外撰文討論。)
好家在,隨著台灣法規公布,糞腸球菌已不被允許添加了。
但是,以形狀來判斷“球菌”就是不好的益生菌、桿狀形狀的“桿菌”就是好的益生菌,這個說法對嗎?
這個說法,絕對是錯的!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的好菌!甚至把惡名昭彰的壞菌,說成好菌了!(小編嚇到吃手手惹...)
當然,大多數乳酸桿菌、雙歧桿菌都是人體所需的好菌,在市面上也有許多相關的益生菌產品。但是,如果“桿菌”就是好的益生菌,那那那.....大腸桿菌是好的菌種嗎?彎曲桿菌你應該不想碰吧?沙門氏桿菌是好菌嗎?肉毒桿菌你敢吃嗎?還有...恐怖的困難梭狀芽孢桿菌,您認為也是好菌嗎?
所以,別再用形狀來區分益生菌的好或壞。生物學的對於生物的分類,由大而小依序為:界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,分類都有很嚴謹的標準,絕對不是單純用形狀來界定好或壞。換句話說,如果有兩隻同樣形狀的微生物,它們可彼此是屬於不同種、甚至不同屬、不同科、甚至不同門的分類喔!
糞腸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“球形”菌種,的確是不好的,但有些跟“球”有關的菌種對於人體相當有益的,而且在你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菌種!
舉例來說,「嗜熱鏈球菌(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)」就是非常有名的菌種,如果以形狀來說,它的外觀就是一連串的小珠子連結的樣子,它是人類最早食用的菌種之一,因為它就是優酪乳或是優格發酵的必須菌種(這是法規規定必須添加的喔)!免疫學大師梅尼爾契夫更是對它大力推崇! 優酪乳對人體的好處就不需多說了。
嗜熱鏈球菌除了對於腸胃有絕佳功效之外,在台灣有一支由美立固的合作夥伴-大江生醫與中興大學共同篩選、研發出的TCI633專利嗜熱鏈球菌株,它可是超級厲害的菌株,因為它有超強的玻尿酸(HA)分泌能力!在模擬腸道的試驗當中,可產出56000mg/L的驚人玻尿酸分泌量!我用中文講一次,每一公升的腸道模擬液體添加TCI633之後,最高可產出超過五萬六千毫克以上的玻尿酸啊啊啊!
這隻菌可說是台灣之光,從研發至今,獲得美國、日本、台灣、中國等多國專利;在瑞士日內瓦、加拿大多倫多、日本東京參加世界發明大展,最高獲得金牌獎的殊榮;在研究方面,於大鼠退化性關節炎模式(OA model)獲得驚人的成果;人體實驗當然是不可缺少的,我們在國內龍頭醫學中心通過IRB核可,實施正式人體臨床試驗,在退化性關節炎亦獲得優秀成果,並同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(Cell Press-Heliyon);另外也在南部知名區域醫院,同樣經人體倫理試驗委員會核可,執行了女性同胞最愛的『美肌人體實驗』,由內而外地有效提升皮膚保水度、彈性、抗皺,結果也是嚇嚇叫呢!
一隻好菌、好的益生菌,就應該要有科學數字、反覆的實驗、嚴謹的臨床資料來證實。坊間許多業者自己對於益生菌的概念可能都一知半解,僅打著「益生菌」的名號就想上市賺錢,他們的菌有任何研究資料嗎?科學依據在哪?所以,選擇好的益生菌、有研究支持的好菌、適合你的益生菌,才能對健康有所助益。